原文地址:让你的学生口服心服 ——十四种心理效应在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中的运用作者:周艳老师 让你的学生口服心服 ——十四种心理效应在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中的运用 (连载之六) 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 陈宇 第三板块:褒贬得当 循序渐进 稳扎稳打 9、褒贬适度最和谐——黄金分割效应 教师和学生的谈话,如果涉及到表扬与批评,那么各占多少比例合适呢?众所周知的黄金分割比例可以作为很好的参照。黄金分割是大自然的神秘规律,在大量的场合,包括做教育,均可应用。师生的谈话中的黄金分割效应,通俗点讲,就是褒贬适度。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大胆断言:一条线段的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之比如果正好等于另一部分同整个线段的比即0.618,那么这样的比便会给人一种美感。后来,这种黄金比一直成为审美心理学的基本原理。黄金分割效应对教师的启示在于,第一,如果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谈话,那么师生说话的比例用黄金分割比例最合适,即6:4(或5:3)左右。
不能教师一言堂,学生说话必须占一定的比例,这样师生能进行很好的互动。第二,按照黄金分割的比例,在一次谈话中,批评和表扬的比例为四六开最合适。如果你要进行一次以批评教育为目的的谈话,批评的内容也不能超过60%左右为宜,另外40%是肯定、鼓励、希望。把六成的批评用四成的鼓励串联起来,学生就不易产生逆反情绪。
教师谈话的目的其实就是要让学生接受那六成的内容,但是,必须佐以四成的肯定,这样的谈话效果最佳。反之亦然,如果是以表扬为主,也应该夹有一定的问题指出,在鼓励的同时指出还可以改进的地方或提出希望,比例依然是黄金分割比列。
那么,在谈话中,鼓励肯定与批评希望以什么顺序展开呢?以下我们介绍两种常见地谈话策略——阿伦森效应和三明治效应。10、先抑后扬,渐入佳境——阿伦森效应 我们首先对阿伦森效应做一点简单的解释: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更喜欢对自己先持批评态度后持肯定态度的人,而不是一直都持肯定态度的人。换句话说,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相反的情况。知道了人际交往中的阿伦森效应,教师就可以善加利用。
和学生谈话时,先“把丑话说在前头”,学生心里必然紧张、焦虑,担心老师对自己的印象不好。随着谈话的进行,褒奖的成分开始增加,学生的心情也随之开始变得晴朗。如此一来,学生不仅不会忘记老师对他指出的问题,还会对老师的教育心存感激,因为老师并没有因为学生的错误而将其一棍子打死。
根据近因效应,人们对越是最近发生的事情印象越深刻,所以,谈话的后半段,甚至就是最后一句,就为整个谈话定了调子——如果是以鼓励与肯定的态度结尾的,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就大。如果再来一个“可是效应”,对学生说:“不过,你还是要付出很多努力哦。”这样的谈话,往往是效果最佳的。教师与学生谈话的过程实际上是多种心理效应发挥作用的过程,以阿伦森效应为例: 谈话开始,指出问题,首因效应发生作用。
谈话继续,先抑后扬,观察到学生被批评后难过的心理反应,特别是当学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就要见好就收,不要再继续批评下去,以免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批评成分减少的同时,肯定与表扬的成分开始增加,让学生心里重新燃起希望,不安感和焦虑降低。
阿伦森效应开始发挥作用。谈话临近结束,提出希望和要求,仍以肯定的态度为主并持续到最后,近因效应发挥作用,学生觉得自己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还是很有希望和后劲的,否则,老师为什么如此看重我,对我寄予厚望呢。如我们前面举出的一些案例,师生谈话的过程是充满了艺术性的,能给人带来美好的感觉。
其中,教师的高超的掌控能力和调整能力是谈话取得成功的关键。阿伦森效应亦可以反向利用。
因为人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先褒后贬,或者说喜欢的程度逐渐下降。据此,如果老师想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还可以通过减少奖励的方式达成。
另外, 学生对老师提出一些要求时,教师可不必立即就答应,这样会让学生觉得得来全不费功夫,反而不当回事。可以先予以拒绝并指出达到目标的困难,在和学生进行一番拉锯战式的“讨价还价”后再“勉强答应”并可就此“约法三章”——我答应你可以,但是你也要……这样学生会更加珍惜机会,更加努力上进。
这也是阿伦森效应的一种应用。11、让批评如一份美味的三明治——三明治效应 三明治法则是最有效批评方式之一。
所谓三明治法则,就是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或肯定)之中进行。运用三明治法则可以使受批评者愉快地接受批评。
现在我们一起来品尝这块美味的“三明治”: 第一层:认同、赏识,肯定学生的优点或积极的一面。目的:去防卫作用。
教师事先要收集学生的优点,思考一下开场白,让谈话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人总是喜欢听好话的,所以第一层很美味,消除了学生心理上的焦虑和防卫,气氛变得融洽,心情也得以放松。如果一开始就开门见山、语气严厉地批评,语气又十分严厉,学生就会立即在心里筑起一道防线以保护自我,就很难再听得进批评意见了,那怕老师的批评是对的。吃完了这层甜甜的赞美,就可以进入下一步了。
中间一层:批评或指出问题。虽然这一层最重要,但是要把它巧妙地藏在两层保护之间,不露声色地展开。由于第一步的工作做好了,学生的心态是平和的,此时他就愿意接受教师的批评帮助。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包括神态、表情和呼应的情况,根据谈话的进展,可以灵活调整,如果感觉到批评得差不多了,或者学生已经出现心不在焉甚至些许反感的迹象,可以见好就收,用第三层来收尾。
第三层:信任、鼓励,提出希望,给予支持和帮助。这一层的主要作用是缓解紧张情绪、去除后顾之忧、保留学生的尊严并让被谈话者看到进步的希望。三明治法则可以在谈话中反复运用,犹如一个多层的三明治。
教师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和反应,及时调整,始终掌控着谈话的主动。谈话是以愉快的方式结束的,因为这块“三明治”的最后一层,总是希望和鼓励。批评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批评在于改善行为而不是责骂学生。
运用三明治式的批评,不伤害学生的感情,既指出了问题,也容易让学生接受,不留下后遗症。12、“哪怕做一题也好啊”——进门槛效应 1975年,心理学家D·H·查尔迪尼做了一个实验:他代替慈善机构进行募捐,对一些人提出募捐时附加了一句话,“哪怕一分钱也好”;而对另一些人则没有说这句话。结果前者的募捐比后者多两倍。大量的事实证明,当你向别人提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时,他就很难拒绝,否则就显得太不讲人情了。
然后,当你再继续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时,对方为了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比较容易接受。在心理学上把这种得寸进尺的现象称之为“进门槛效应”。
关于这个效应有一个著名的案例: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实验者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劝说人们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他们在第一个居民区直接向人们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绝,接受的仅为被要求者的17%。而在第二个居民区,实验者先请求众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几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办了。他们在几周后再向这些居民提出竖牌的有关要求,这次的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
同样都是竖牌的要求,因为后者前期已经让居民进了一道门槛,成功率就极大地提高了。据此,研究者认为,人们常常会拒绝难以做到的或违反个人意愿的请求,但一个人若是对于某种小请求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就会增加同意这种要求的倾向;而当他卷入了这项活动的一小部分以后,便会产生自己以行动来符合所被要求的各种知觉或态度。这时如果他拒绝后来的更大要求,自己就会出现认知上的不协调,而恢复协调的内部压力会支使他继续干下去或做出更多的帮助,并使态度的改变成为持续的过程。班主任要学会运用进门槛技术说服学生接受教师对其提出的要求。
要求要合理、看上去完全可以做到,学生就容易接受。然后,循序渐进,当学生达到了较低的要求后,再逐步提高要求。
学生会被教师引领着,在不知不觉中持续地进步。在此过程中,还要经常使用正面强化,即当学生取得了点滴进步时,需要及时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努力老师看得见,他就会不断地进步以期让自己的形象保持前后一致。进门槛效应对于帮助后进生进步是最有效的方法。
因为后进生、学困生基础薄弱、进步的困难和阻力很大,你一下子对他提出较高的要求,他明知不可能达到,也就不会再去努力了。如果要求比较小,或者是按着这个学生的程度度身定制的,实现起来就容易得多。进步看得见,学生的信心就会被鼓舞起来。
【案例十一】每天少看一小时电视 曾经有位家长为孩子长时间看电视不写作业的问题向我求助,当时我组织了一次有我、学生、家长参与的“三方谈话”,专门商议该生看电视的问题。我提出了“每天少看1小时电视,用来写作业,作为交换,在其余看电视时间看家长不唠叨”的建议(他当时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在三到四个小时)。学生想到与其在看电视的过程中始终被家长干涉看不安心,不如让一步,每天少看一点。
这样,写一点作业,可以得到老师的肯定,家长也不再唠叨,其他时间则可以安心地看电视,于是很愉快地达成了协议。我让家长注意遵守规则并随时和我保持联系。一段时间后,双方都做得不错,我再继续开展工作,首先是大力表扬他的进步,然后继续帮助他合理安排课余时间,把“每天少看一小时电视”改成了“每天只看一小时电视,一周执行情况良好,周末奖励两小时自由时间。”这个同学在原来的基础上做到了这点,整改的目的基本达到了。
我对自己和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就是量力而行,“每天进步一点点”。只要进步稍大于后退,就是成功,日积月累,要求水涨船高,学生的进步就是巨大的。这就是进门槛效应的妙处。
13、漫天要价,坐地还钱——让步效应 “让步效应”是指一个人提出了一个大要求后再提出一个同类性质的小要求,这一小要求就有可能被人轻易地接受的现象。使让步效应产生的技术,称之为让步术。
这一效应与进门槛效应产生的原理恰好相反,因此,又称为,反进门槛效应、得寸让尺效应或先大后小效应,其技术称之为反进门槛技术、得寸让尺技术或先大后小技术。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西阿弟尼等人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要求一组被试者腾出大量的时间做某事,当所有人都拒绝时,实验者马上问他们,是否同意作别的事情,只需要很少的时间。对另一组被试者只提出了较小的要求,而对第三组被试者提出可以在两种要求中间选择一个。
结果三组的同意百分率分别为 50% 、 16.7% 、 25%。可见,运用这种让步术的效应是十分明显的。小摊贩先漫天要价,然后再让你还价,甚至还到很低,这时你便以为他已经做出了巨大的让步,便容易接受他们的要求。其实小商贩就是在用让步效应做生意。
让步效应有其深刻的心理学背景,每个人总想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因此,每当别人提出一个高要求自己又无法做到时,只能无奈回绝,但这时与自己想给人留个好印象的想法就会发生冲突,使认知不协调。如果此时对方又提出了一个小要求而且是自己能够解决的,为了恢复心理平衡,减少心理紧张度,就会表现为乐于接受的姿态。让步效应对班主任说服学生的工作也很有意义。
班主任试图达到自己的目标,可以先对学生提出一个很高的目标,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学生感觉非常困难时,再让一小步,学生就会觉得做到这步并不是那么困难了。让出一小步的心理积极暗示意义大于让步的实际意义。【案例十二】学生违规使用手机的处罚规定 在一次班级大会上我和同学们讨论课堂上玩手机该受到什么处罚时。
我提出:“一经发现,即禁止违规者这个学期禁止带手机进入校园”的处罚要求。底下一片哗然,不少人都觉得我的要求过于苛刻,于是分别发表意见。
有学生提出建议,处罚应该根据违纪性质和情节有所区别,要给同学改正错误的机会。比如第一次被发现,应该给学生一个改过的机会,屡教不改者,可以加重处罚。这个提议很好,在此基础上,经过和学生反复商议,通过了我班对上课时违规使用手机的处理规定,第一次发现暂扣手机一星期、第二次一个月、第三次一个学期,后两种情况要通知家长。
我此举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扣留学生的手机,而是要通过制度把学生上课时玩手机的问题管理起来,这样的规定已经能起到效果,学生也容易接受,于是全班通过,我也表示同意。14、“让我们有尊严地活着!”——震慑效应 人们把受到强烈的心理刺激而发生态度改变的心理现象称之为震慑效应。在一般的劝说不能奏效的情况下,对人施加强大的心理刺激,从而产生一种震慑作用,迫使对方头脑冷静下来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并接受劝说,从而产生震慑效应。震慑劝说,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是在对方执迷不悟,用常规方法反复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才使用的。
它的效用是巨大的,但是是即时的,也可能会留有后遗症,所以,要谨慎使用。震撼劝说术是最难以把握尺度的,对教师的驾驭能力和说话水平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没有较好的班风基础和很强的控制能力,不要轻易采用。要想充分发挥震慑效应的作用,首先就要考虑“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教师在震慑劝说中表现出来的气势一定要和平时的形象有较大反差,差距越大越好。
震撼劝说术,正因为教师的即时表现与平时判若两人,让学生看到了教师的另一面,才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但也正因为这点,它成了一把双刃剑,对师生双方的心理都是很大的挑战,只有偶一为之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不能成为一种说话的习惯,否则不仅效果大打折扣,还会对教师的形象造成损害。震撼式的讲话如果掌握不好,有可能在学生的心理上形成阴影,对师生关系也可能带来伤害。如何把握好分寸,发挥震撼劝说的正面作用,消除其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就事论事,不要伤及学生的自尊和情感,所以不要口不择言,说出有辱学生人格的话,也不要轻易上纲上线,不要翻陈年旧账或者老账新账一起算。
所以,要事先有准备,不要口无遮拦,无限扩展。控制时间是一个解决办法,震慑劝说的时间不可过长; 第二,震慑教育不是盲目的“骂”,也不是为了“吓唬”学生,让学生心生恐惧,而是把道理用比较另类的方式表达出来,是怀着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表达。
不仅需要震慑,还要让学生从震慑中看到教师的内心深处的爱和担忧。第三,在使用震慑劝说术时,要注意把握节奏。从声音上,要有抑扬顿挫,不能从头到尾一个语调、一种语气;从讲话内容来看,要褒贬结合,不能一味斥责,要打一打揉一揉,让学生在反思的同时看到希望。第三,震撼劝说后,一定要做好善后工作——调整、安抚、鼓励。
要给学生传达积极的信号,肯定班级或者学生的主流是好的,虽然有缺点,但是,只要改了就大有希望。【案例十三】让我们有尊严地活着 我曾经中途接手一个所谓的“差乱班”,当时班级各方面的状况都令人感到头疼。
接班后,我并没有一开始就下猛药大刀阔斧地整改,而是用情感教育感化他们,因为这个班级的大多数学生都是长期缺乏教师关爱的,他们对正面的教育很抵触,对说教很反感,对高压管理也已经不当回事。我用真心感动他们,和他们交朋友,鼓励他们,用积极的暗示激发他们藏在内心深处的善良,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扑在班上。
在我不断地努力下,几个月后,班级的面貌有了一定改变,各方面都取得了的进步。在常规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之后,我开始向他们身上一些根深蒂固的坏习惯开战。其中有一场战斗,我把战火烧到了考试风气上。
当时班上学生大多数学习上有困难,成绩很差,考试作弊也被视为家常便饭。针对这个问题,我始终在找突破口,想用有效的教育使他们自己能自觉地远离作弊。如果他们自己厌恶考试作弊,那就比任何强制的措施都有效果。我努力寻找可以深入到学生心灵的教育手段,而不是泛泛地讲“诚信”问题,因为学生从小到大听得太多,对这些大道理已经听够了。
终于,在一次考试之前,我用了半节课时间,对学生做了一次题为《让我们有尊严地活着!》的演讲,这次演讲使用了“震撼教育”,主要内容如下: 同学们,要考试了。又到了一些人大忙的时候。
有的人已经开始打听谁是监考老师了,每次都这样。我为这些人感到悲哀,一点心思全花在这上面了,平时看不见这些人忙学习,到了这时候一个个眼睛擦得亮亮的,做小抄、打听谁监考、谁坐在自己旁边。
为了什么?就为了那点不属于你的分数。要分数干什么?给我看吗?我根本不看!你以为我会看你那点分数?告诉你,你不进考场我就知道你能考几分,你拿别人的东西给我看,我会以为你了不起吗?你们自己看看作弊的人在考场里的样子!别人在考试,他们在干什么?不看自己的试卷,你看监考老师。
你紧张吗?你手发抖吗?你冒汗了吗?你知道别人怎么鄙视你们吗?这样活着,一点尊严都没有!(一拳打在讲台上,声音提高八度,底下的人一震) 你们不是最讲面子吗?看看你们在考试时的样子,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捍卫你们的尊严!就这样活着,活在恐惧之中,这算什么事! 你敢对自己说:我就自己考一次,会死啊! 你敢对自己说:“我宁可考零蛋,也不要给人瞧不起”吗?! 你们平时的勇气到哪里去了?我都替你们窝囊!一点尊严都没有了——就为那点分数。这不是诚信不诚信的问题,这牵涉到你的尊严问题! 我问你们:你们当中有多少人已经忘了怎么考试了?哦,看到别人作弊,你不作弊吃亏啊,你是哪个班的?我们班的。好啊,你们不是为自己班自豪吗?你们不是想证明自己的价值吗?那就拿出点样子给我看看!拿出点样子给别人看看,给那些看不起我们的人看看!大家想一想,考场里有人作弊吧?人家作弊作疯了,你再看看,我们班的人一个都不作弊,好样的!这才是我带出来的学生,一个男人带出来的学生!不要像个乞丐一样,乞求别人的可怜。有种的,就不靠别人。
旁边的人都作弊,就你不作弊,因为你有尊严!你得到了我的尊重,你在我心里就是英雄。战胜自己的贪欲,是真正的英雄,值得我向你敬礼! 旁边的人都作弊,就你不作弊,是我们班的人就不作弊,做给他们看看,这就是个性,这就是我们班级的个性! 你们怕什么?怕考不好我批评你们?我当然要批评,谁让你平时不好好学,你不负责任,谁来替你负这个责任?我现在要求你们,一不要作弊,二准备考不好被我批评,别跟我说“你不让我作弊,考不好别怪我”,你把责任推给谁呢?我再问你一遍:你敢吗?你有这个量吗?你没这个量,平常就不要混!平时你就不要神气!拿出你的勇气来。
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我可以不公布排名,我只告诉你本人,我不会当众批评你,我可以帮助你,但如果你用假分数糊弄我,你就永远得不到我的帮助,你在我心中的形象就毁了,想一想,为了那几分,值吗?我就不拿你们的均分和别的班比,我就要你们的诚实,其他我什么也不要!我都不怕,你们怕什么? 你们还怕什么?怕家长怪你们?好啊,知道怕就好好学,但别学坏。如果你们不作弊,我可以答应不把这次成绩发送给家长,但是,这不代表你就没有责任把学习搞上去。
我们要活得坦然,我们要活得有尊严!我要从你们的眼睛中看到清澈如水! 做完自己会做的,勇敢地站起来,堂堂正正、挺直腰杆走出考场,不要让人鄙视,不要生活在恐惧中,做一回真正的自己,体会一下有尊严地活着是什么感觉,找回你已经丧失的诚信。丢掉了不属于你的分数,你却赢得了我们的尊重,赢得了在这个优秀的集体里应有的位置! 你敢这样做吗?其实很简单,用你们骄傲的眼神去嘲笑那些可怜的作弊者吧!我们一定可以的! 对作弊说“不”!我可以! 演讲完,底下一片寂静。我头也不回地走出教室。
中午,我巡视教室,发现异常安静。同学们看到我来了,刚才安静的教室顿时热闹了起来,大家纷纷和我说起了话。爱热闹的李思芸带头说了一句:“老班,我们被你感化了,我们都商量好了,这次考试绝不作弊,谁作弊就被大家骂。” 一呼百应,大家都这么说着,我心里好高兴! 出了教室,婷婷塞给我她的周记本,说是中午刚写的,让我看看。
婷婷以前是很喜欢作弊的。我看了,写得很长,其中有对我演讲的反应,说大家真的约好了,谁作弊就骂谁…… 考试开始了,考场的安排打乱了班级编制,大家混坐在一起。奇迹在考试结束后出现: 我班同学出了考场,一个个兴高采烈,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真是难以言说。不是考得多好,而是因为没有作弊! 张宇怡的脸上笑开了花,对我兴奋地大声喊:“不作弊的感觉真好!”经纬也高兴得不得了,我知道他成绩不太好,不会考多好的,但是他终于可以坦然。
我逗他:你作弊了吧?经纬笑得很灿烂、很坦诚:“我绝对没有!”我知道这是真的,因为他的眼睛骗不了我。同学们纷纷对我说着那种轻松的感觉,好像每个人都考了满分一样。的确,他们的文化成绩都不是满分,但在这次关于“诚信”的考试中,绝对获得了一个漂亮的满分。丢掉了不属于自己的分数,就是卸掉了长期以来压在他们心上的包袱,换回了久违的尊严。
还有什么比这个更美好的吗? 考试结束后,学生们的短信飞来,诉说着他们内心的感受,我的博客上也有学生的留言: 今天的考试结束了,或许这一次和平时没什么不同,但我想我们已经进步了……我们是真的被你考前的那段话打动了,事实证明那节课的讲话是非常重要的.……谢谢你!是你让我们不用心惊胆战地考试,让我们问心无愧地走出考场!....... (续完) http://hllbe.blog.163.com/blog/static/95627020128284319366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